5分鐘搞懂日本飲食文化演變!從江戶海鮮到現代素食,由主廚演示東京美食三大階段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久遠,年代演變間傳承與發展出不少受歡迎的料理風格,其中日本的首都東京,匯聚了全日本的美食文化,是連續18年蟬聯世界第一,擁有最多米其林餐廳的城市。以下就由三位主廚用料理演繹出東京食文化的三大階段,順著江戶近代未來的時間流,深入瞭解東京飲食文化,讓美食不只果腹,更是藝術!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首圖

日本飲食文化之本!東京成為「美食之都」的3大原因

「和食」隨著2013年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之後,如今已成為國際中獨特的美食流派。在《米其林指南東京 2025》當中,光位在東京的星級餐廳就有170家,已蟬聯18年世界第一,成為擁有最多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城市。仔細爬梳東京成為「美食之都」的原因有下面3個: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配圖

① 日本各地食材人才匯集,迸出新概念

日本真正開始發展「食文化」可追溯至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期間日本長達260年的和平盛世,人口激增至100萬人,同時的法國巴黎人口僅45萬人。勞動人口激增,對飲食需求開始增加,加上當時江戶幕府盛行「參勤交代」,各地大名每年都要入京一次,向德川將軍家交代各領地的狀況,因此也一併將日本各地的文化、產品、食材帶到江戶城,成為人文匯集的寶地。從江戶時代開始,就出現了屋台料理、茶屋、酒場、料亭等用餐場所。至今仍保存的蕎麥麵、壽司、天婦羅等日式小吃也都從江戶時代發跡,可說是「東京食文化」的原點。

② 融合外國文化

日本近代史隨著明治時代揭開序幕,許多外國食材與飲食文化也開始引進日本。例如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肉食文化開始急速成長,原本以米飯為主食,也開始食用麵食、麵包等小麥製品。「洋食文化」對日本飲食產生巨大革命風潮,佛教的「大心」、「喜心」、「老心」文化相信也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基於對於外來文化抱持開放的精神,讓東京能與國際食文化無痛接軌。從江戶時代開始建立的飲食文化為基礎之上,融合海外飲食文化,發展出獨特美食之路。

③ 善用當季食材

在日本餐廳用餐,經常可以看到「當旬料理」等字樣。日文「旬」是「當令」的意思,日本四季分明,隨季節更迭收穫的蔬菜、水果、海鮮也大不相同,因此日本飲食文化特別推崇跟著時令進食,在食材盛產期享用不但味道最佳,營養價值也最高。特別是在東京可以品嘗到來自全日本各地的食材,能夠透過飲食深切感受到季節的變化,是東京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日本飲食文化之演變和趨勢

為了讓世界各地觀光客更了解東京的飲食文化,東京都及「東京食的魅力發信2024實行委員會」舉辦了「東京的多彩食文化與心靈綻放之旅」體驗型活動,將東京食文化分作江戶、近代、未來3大主題,邀請3位東京代表主廚根據各主題,示範符合日本人精神的料理。現場從製作、烹飪、到實際試吃,主廚逐步帶大家瞭解到日本人的飲食觀點,從中了解東京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活動照

過去的日本美食文化傳承【江戶的多彩性】

來自「幸福三昧」的中山幸三主廚以江戶美食為主題。「昆布裹櫻鯛佐煎酒」源自在沒有冷藏庫的江戶時代,古人為了保存海鮮魚類,會使用昆布包裹海鮮,充分利用昆布吸水的特性,讓食材也在包裹過程中吸收昆布的香味,達到類似醃漬的效果。醬汁「煎酒」則使用小火燉煮鰹魚片、日本酒、醃漬梅干,煮出柔和高雅的味道,是在醬油出現之前的萬用調味料。實際試吃「昆布裹櫻鯛佐煎酒」,發現鯛生魚片帶有淡淡昆布香氣,而煎酒能強調出鯛魚的鮮甜,卻不過分搶戲,食材都充分發揮出原始風味。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中山幸三主廚展示料理技巧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中山幸三主廚料理過程

筍子佐日本山椒味噌」就是將日本山椒、菠菜、蛋黃味噌研磨均勻,再用來沾裹筍子而成。春天是竹筍的季節,「筍子佐日本山椒味噌」口感清爽、色澤鮮綠,整體很有春天的氛圍。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中山幸三主廚的料理配圖
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中山幸三主廚的料理配圖

「馬加鰆魚幽庵燒」的幽庵燒是醬汁,由江戶時代滋賀縣出身的北村幽庵發明,將醬油、日本酒、味醂以1:1:1的比例混合之後加入柚子調和而成。馬加鰆魚在烤之前,放入醬料醃製過,烤出來的魚肉軟嫩入味、入口即化。即使過了百年,活用古人智慧烹調出的江戶料理,依舊令人享受到滿滿的滋味。示範料理之外,中山主廚還教大家將日本山椒放在手掌心中留空間拍打的話,可以將空氣打掉,逼出山椒原本的香氣也不破壞形狀,是充滿和食精神——「善用食材原味」的料理實用小撇步!

近代的日本美食文化潮流【近代的多彩性】

「GENEI.WAGAN」的入江瑛起主廚示範了日本近代美食,其中菜式主要環繞「拉麵」為發想,現場示範高含水率的拉麵,如何能在外力擠壓變形之下,輕輕一抖就又恢復成麵條原始的形狀,打破過去麵條不能重壓的觀念。也希望讓拉麵製作過程像一場娛樂秀。上菜時以「會席料理」的方式拉長客人享用時間,讓客人感受到拉麵好吃又好玩的一面。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入江瑛起主廚的料理過程一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入江瑛起主廚的料理過程二

「潮薰醬油拉麵」的麵條含水率高達到47%,造就其口感非常 Q 彈柔軟。「自家製醬油高湯」看起來低調,但喝完原味,再依序加入高湯醬油、蔥麻油、山椒的話,可以讓同一碗湯喝出4種不同的層次風味,這4種風味,都繼承來自江戶時代的「高湯文化」,引出的旨味讓人深刻。「鮭魚卵與海蜇皮的拉麵聖代」就結合了和風料理與法式料理的創意,一次可以吃到海蜇皮的脆彈、海苔醬的濃郁黏稠、炸拉麵的酥脆,以及鮭魚卵一咬即破的4種口感,是前所未有的口感衝擊。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入江瑛起主廚的料理配圖一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入江瑛起主廚的料理配圖二

未來的日本美食文化趨勢【未來的多彩性】

日本的素食(精進料理)是佛教的飲食戒律中,使用蔬菜、豆腐等植物性食材,最大程度活用食材風味的料理。而野村祐介主廚作為「精進料理 醍醐」的第四代接班人,秉持著款待的精髓,沿用岐阜縣山林派系的精進料理風格,既要守護傳統又想開創新飲食文化,憑著勇於挑戰的勇氣,希望能讓美味與可持續的飲食文化相連結,為大眾提供精緻而美味的精進料理。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野村祐介主廚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野村祐介主廚的料理

野村主廚在「未來多彩性」中帶來的「朴葉燒」選用當季蔬菜與羊肚菇、牛肝菌等海外食材與味噌一起包在朴葉內蒸烤而成,所有食材不但入味,還帶有淡淡朴葉香。「山海御飯」就在白飯中摻入炸香菇與昆布絲,讓米飯越嚼越香,搭配醃漬百合根與酒漬白蘿蔔,簡單卻非常下飯。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野村祐介主廚的料理配圖一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東京美食餐廳日本美食趨勢介紹文章野村祐介主廚的料理配圖二

「八寸」原是在懷石料理中與茶湯一起端出的小料理,在八寸(約24公分)的小四方盤中,放入山產與海味兩種料理。之後逐漸演變,八寸也開始放進當季食材,承裝盤也隨時令改變,是充滿季節感的一道菜。採訪當天正好是日本女兒節,野村主廚便取「雛人形」中公主拿的扇子作為盛裝盤,粉綠相間的花生豆腐、醃漬金桔特別有春天感,每一道都精緻又可口!最後的甜點「清水寄」成分99%都是由水製成,用最低限的天然方式使其凝固成類似寒天的口感,加入杏桃、黑豆與黑糖蜜,沒有甜點的過分甜膩感,整體口感清透爽口,也展現了日本引以為傲的「水文化」!

從上面三位主廚的示範中,見證了「東京食文化」特色與發展脈絡,不難發現東京美食與時代共同演變,逐漸融入日本各地特色、西洋特色,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樣貌。下一趟東京自由行除了觀光血拼之外,也歡迎以美食為主題,到東京體驗從江戶時代開始編織的多采多姿之旅吧!

採訪撰文:AMO 2025.3
責任編輯:Zita

更新
合作文

☞ 推薦體驗

OR
Facebook 登入
成為會員後,您可以使用以下功能
收藏文章
預約行程體驗
立即註冊新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