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末年西方國家強勢來襲,日本國內經歷了極大的動盪時期。適逢西元1868年改元「明治」以來,已經過了150年,「樂吃購!日本」要帶大家一起來回顧幕末在江戶(東京)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與景點巡禮,若有看描寫幕末歷史大河劇《新選組!》、《篤姬》、《八重之櫻》、《西鄉殿》的讀者對這些歷史事件應該不陌生,而這一切就從美國海軍將領培里來到日本之後正式揭開了序幕。

1853年:黑船來航
江戶幕府的鎖國政策,在幕末面臨了極大的挑戰。西元1853年7月美國海軍將領「馬修・培里」帶著總統親筆的國書、率領艦隊強勢叩關,要求日本開國。培里的艦隊駛進了橫須賀的浦賀港,並且從久里濱上陸,由於船體是黑色的,日本人將這次事件稱為「黑船來航」。培里離去前預告明年將會再度前來。

1853年培里從橫須賀的久里濱上陸
圖片來源:久里濱觀光協會

1854年培里再度率領艦隊來到日本
圖片來源:wikipedia
1854年培里再度率領艦隊來到日本,幕府被迫與美國簽下《日美和親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條約中規定日本開放下田和函館兩個港口與美國通商,鎖國時代至此可謂結束。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簽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而黑船的來航在日本國內掀起了極大的波瀾。
培里上陸紀念碑(培里公園・培里紀念館)
・地址:神奈川県横須賀市久里浜7-14
・交通方式:自京急「久里濱」站搭乘巴士於「ペリー記念碑」站下車即達
・相關資訊
1854年:濱川砲台與坂本龍馬
培里第一次來到江戶之後造成了人心惶惶,日本國內的危機意識高漲,開始醞釀了「攘夷」的風氣,增加西洋軍備、加強海防成了當務之急。江戶時代的品川一帶都是海,為了防範培里再度前來,幕府下令土佐藩在品川的立會川口興建砲台,並且配置了警備兵力。當時年約20歲的土佐藩士「坂本龍馬」,正巧在江戶修習劍術,因此也加入了警備陣。現在的立會川商店街曾是連結土佐藩下屋敷和濱川砲台的道路,當時坂本龍馬也曾每天走在這條路上呢!

年輕的坂本龍馬像
圖片來源:品川觀光協會

濱川砲台遺跡
圖片來源:品川觀光協會
坂本龍馬像(北濱川兒童遊園內)
・地址:東京都品川区東大井2-25-22
・交通方式:自京急「立會川」站徒步2分
濱川砲台
・地址:東京都品川区東大井2-26-18
・交通方式:自京急「立會川」站徒步4分
1858年~1859年:安政大獄
日本開國之後,以幕府為首的「開國派」和以朝廷為首的「攘夷派」的角力開始變得白熱化。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未獲得朝廷的允許之下,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法國簽下不平等條約;另一方面,幕府內部又因為將軍繼嗣問題,分為擁立水戶德川家一橋慶喜的「一橋派」,和擁立德川家茂的「南紀派」,最後南紀派的井伊直弼指定血統相近的德川家茂為繼承人。

位於東京世田谷區的松陰神社
圖片來源:松陰神社官網

松陰神社祭祀幕末思想的啓蒙者「吉田松陰」
圖片來源:松陰神社官網
井伊直弼的作為更加引起朝廷和攘夷派的不滿,反對的聲浪也逐漸擴大。為了反制異己,井伊直弼全力打擊尊王攘夷派志士,不少人被捕入獄甚至被殺掉,其中被處死者當中最有名的是長州藩士「吉田松陰」,他曾經在松下村塾講學,明治維新的重要人物如初任首相「伊藤博文」、維新三傑「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和日本陸軍之父「山縣有朋」...等人,都深受吉田松陰的影響。
☞ 延伸閱讀
・東急世田谷線一日遊!「松陰神社前」車站周邊散步美食地圖
松陰神社
・地址:東京都世田谷区若林4-35-1
・交通方式:自東急電鐵「松陰神社前」站徒步3分
・官方網站
1860年:櫻田門之變
井伊直弼與水戶德川家因為將軍繼嗣問題,彼此之間的對立日益加深,再加上安政大獄牽連者眾,終於在1860年爆發了「櫻田門之變」。積怨已久的17名水戶藩的脫藩者和1名薩摩藩士,埋伏於江戶城櫻田門外暗殺入城途中的井伊直弼,這18名參與事變的人後來被稱為「櫻田十八烈士」。櫻田十八烈士前往櫻田門之前,還曾經到愛宕山的愛宕神社參拜。

櫻田十八烈士於江戶城櫻田門外暗殺幕府大老井伊直弼

愛宕神社內櫻田十八烈士紀念碑
櫻田門之變讓僵持已久的德川幕府與朝廷公家得以朝向「公武合體」的方向發展,間接促成了皇女和宮與後來的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的婚事;但櫻田門之變也重挫幕府的威信,更加激化了尊王攘夷運動,「討幕」、「倒幕」的危機節節上升。
舊江戶城外櫻田門
・交通方式:自東京Metro「櫻田門」站徒步1分;或自東京Metro「霞關」站徒步5分
愛宕神社
・地址:東京都港区愛宕1-5-3
・交通方式:自東京Metro「神谷町」站徒步5分;自東京Metro「虎ノ門」站徒步8分;自都營地下鐵「御成門」站徒步8分
・官方網站
1862年:新選組成員相識於江戶
幕末時期京都的治安敗壞,經常有反幕浪士刺殺幕臣和親幕府人士。適逢14代將軍家茂前往京都之際,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奉命招募有志之士,保衛京都和將軍的安全。日後揚名天下的新選組成員也在這段時間相識,並想要上京貢獻精忠報國之力。

新選組包含隊長近藤勇在內,多位主要人物皆出身江戶
攝影:Nami

新選組主要人物土方歲三像
攝影:Nami
1863年以近藤勇為首,土方歲三、沖田總司、齋藤一等八名浪士及其他有志之士一同上京,在同年八月的「文久政變」中護衛有功,由幕府賜名為「新選組」,1864年又在「池田屋事件」當中重創了京都倒幕派的勢力。隨著幕府垮台,新選組也隨之解散,縱使在歷史上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新選組忠誠的精神深植人心,至今仍備受許多歷史迷的推崇。
☞ 延伸閱讀
・傳說的序章就從這裡開始!東京「新選組」故鄉歷史巡禮
・【上】比武士更像武士!席捲幕末時代「新選組」京都歷史巡禮
・【下】比武士更像武士!席捲幕末時代「新選組」京都歷史巡禮
・幕末維新的風起雲湧!「新選組」會津若松歷史巡禮
・迎來幕府時代的末期!「新選組」函館歷史巡禮
1868年:江戶無血開城
1867年11月第15代將軍慶喜將權力交還給天皇,史稱「大政奉還」。新政府成員接著在會議上,要求德川慶喜辭去官職並歸還領地,此舉激怒了幕府派,雙方在京都爆發了「鳥羽伏見之戰」,新政府軍在此場戰役當中獲勝。之後成為朝敵的德川慶喜從大阪城逃往江戶。

「江戶無血開城」協議的會談之地

勝海舟和西鄉隆盛曾在愛宕神社俯瞰江戶街景
1868年3月以薩摩藩、長州藩為主力的新政府軍步步進逼江戶。眼看戰爭一觸即發,代表幕府側的「勝海舟」和代表新政府側的「西鄉隆盛」,在薩摩藩的下屋敷進行了會談,結果確立了將江戶城和平移轉給新政府,避免了一場殘酷的戰爭,並且使得德川家得以存續,此即歷史上的「江戶無血開城」。
☞ 延伸閱讀
・慶應留學生的私房散步路線!下課後來去東京鐵塔、增上寺及麻布十番
江戶無血開城會見之地紀念碑
・地址:東京都港区芝5-33-8(第一田町ビル)
・交通方式:自JR「田町」站徒步10分;自都營地下鐵「三田」站徒步1分
1868年:上野戰爭
德川慶喜投降於新政府之後,反對慶喜投降的舊幕府軍集結成了「彰義隊」,與新政府軍在上野爆發了戰爭。但只用一天的時間,新政府軍便擊敗了彰義隊,德川家菩提寺「寬永寺」的舊本坊表門上還留有當時的彈痕,後人亦在上野公園內一角建造彰義隊的墓祭拜他們。

上野公園內「彰義隊」之墓
攝影:Nami

一身便裝的西鄉隆盛銅像
攝影:issue
在彰義隊墓附近有一座西鄉隆盛的銅像,西鄉隆盛當年也曾經參與上野戰爭。原為新政府軍的西鄉隆盛,後來卻與明治政府決裂、參加了西南戰爭,最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一生。死後背負叛亂之名的西鄉隆盛在1889年獲得特赦,在各方奔走之下1897年於上野建造銅像。但與位在鹿兒島穿著軍裝的銅像不同,上野的西鄉隆盛銅像以一身便裝出現,手上還牽著薩摩犬,據聞其遺孀還曾經表示,這個銅像與西鄉隆盛真正的形象並不相符。
☞ 延伸閱讀
・景點太多怎麼逛?上野恩賜公園玩樂全攻略!
寬永寺舊本坊表門(東京國立博物館旁)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14-5
・交通方式:自JR、東京Metro「上野」站徒步5分
・官方網站
上野恩賜公園(上野公園)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池之端三丁目
・交通方式:自JR、東京Metro「上野」站徒步2分
・相關資訊
從黑船來航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日本無法再從世界歷史當中置身事外,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也迫使江戶幕府交出權力,結束了長達260年的統治。而接下來的明治政府為了追上西方國家的腳步,進行各式各樣的改革,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明治維新」,權力更迭之後日本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 延伸閱讀
・擋不住的西方文明浪潮!「明治維新」東京歷史景點巡禮
・5分鐘讓你搞懂什麼是「江戶時代」!原來這就是「江戶人」的生活
・5分鐘讓你搞懂什麼是「明治時代」!原來這些都是「明治Style」!
・日本網友強力推薦!2018NHK大河劇《西鄉殿》10大九州必踩景點
・來高知的鐵板行程!走入坂本龍馬記念館讓你看見不一樣的真英雄
・沿著歷史古蹟一探幕末風雲兒「坂本龍馬」在高知的精采人生
採訪撰文:Akane 2018.05.08
更新:Cora 2024.05.24
責任編輯:Gin
☞ 推薦體驗